- 您所在的位置:
- 海南農業(yè)品牌網首頁
- 五指山農業(yè)品牌首頁
- 品牌資訊
- 文章頁
五指山傳統(tǒng)黎族山蘭酒釀酒技藝獨特且歷史悠久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1-22 17:09:00 作者:
中華上下五千年,流傳著悠久的酒文化,其中更是蘊含了各個地方的民俗民情。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,酒在人們的日常社交活動中不可或缺。那么今日我們就要前往海南五指山傳統(tǒng)黎族居住地去探尋這邊特有的一種酒——山蘭酒。
作為海南的原住民,黎族人的生活和酒密不可分,“酒”在黎族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。黎族人愛喝酒卻不嗜酒,他們認為醉酒會耽誤事,所以黎族人自己釀的酒度數(shù)普遍不高。黎酒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飲品。無論是節(jié)日活動、婚喪嫁娶、遷入新居,還是生育、社交和舉行宗教活動,都離不開酒。他們以酒為禮,敬酒對歌,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酒文化。黎族酒類繁多,釀酒技藝獨特且歷史悠久,常見的酒有山蘭酒、椰子酒、甘蔗酒、荔枝酒、地瓜酒、玉米酒、山果酒、藥酒等。
其中五指山山蘭酒久負盛名,山蘭酒可以說是黎族人的茅臺。黎族人稱山蘭酒為“Biang”酒,山蘭酒采用的是黎族山區(qū)自己所種植的旱糯稻為原料,運用自然發(fā)酵而制成,是真正的綠色酒類。對于黎族來說,只有***珍貴的客人到來或者重大節(jié)慶才會拿出來與親朋好友痛飲。
純正的山蘭酒清醇可口、味美甘甜。品之,味道甜而微辣、辣而不燥。山蘭酒不僅味道甘甜,還具有一定的養(yǎng)生功效。純正的山蘭酒是山蘭米制作的綠色食品。
山蘭酒傳統(tǒng)的釀造方法頗為獨特。制作時,將山蘭米蒸熟揉散成粒,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“球餅”碾至粉狀摻入其中,然后放置在墊滿芭蕉葉的錐形竹筐內,上面也用芭蕉葉封蓋。
三天后,朝下的竹筐尖部開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漿水,這就是山蘭純液,呈乳白色。
待山蘭純液滴干后,竹筐內的酒渣還可再用黎族傳統(tǒng)工藝進行釀造,釀造出來的酒就是山蘭白酒。或者裝進壇里。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,埋到芭蕉樹下自然成酒,一年后酒呈黃褐色,數(shù)載則顯紅色甚至黑色。
然而,山蘭酒的產量很小,因為釀酒的山蘭稻是種在高山上的一種谷子,每年三至四月播種,七至八月收獲,產量很低。而且因為這種酒的糖分和水分很多,保質期很短,釀成之后如不在低溫下保存,不到一周就變質變味了。所以,盡管黎族同胞種山蘭釀米酒已有很長歷史,但長期難以推廣,沒有形成生產規(guī)模,只是黎簇同胞自家釀造。
用黎族傳統(tǒng)的飲酒方式喝山蘭酒那是令人難忘。黎族初民飲酒不用酒杯,釀好的酒儲藏在陶山蘭酒壇中,飲時“以竹筒吸之”,竹筒較細,插入酒釀的下端用竹片編成五個部分,以防吸進酵母堵住管子。飲酒時,“席間置一埕,插小竹管兩支”,兩旁賓客輪流吸飲,頗有蘭亭“曲水流觴”之韻致。
黎族地區(qū)的人都有兩大愛好,第一愛食檳榔,第二愛飲美酒。所以他們每餐必飲一杯山蘭酒。黎族人大多健康長壽和常飲山蘭酒是有一定關系的。海南有一句話說:“美不過黎族三月三,甜不過黎家糯山蘭。”當有人問黎族阿婆長壽的秘訣時,阿婆會說“喝了山蘭酒,活到九十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