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您所在的位置:
- 海南農(nóng)業(yè)品牌網(wǎng)首頁
- 昌江農(nóng)業(yè)品牌首頁
- 品牌農(nóng)業(yè)
- 文章頁
昌江:種冬瓜3個多月采收,農(nóng)戶摘掉了“貧帽”
發(fā)布時間:2020-12-16 17:23:54 作者:
12月15日凌晨5點,天還未亮,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(zhèn)大安村脫貧戶黃山便打著手電筒,來到冬瓜地里施肥、除草,開始了忙碌的一天。
眼下正值冬季瓜菜上市季節(jié),他一心想讓冬瓜再長長個頭、多賣點錢。“今年冬瓜收購價超2元一斤,我已經(jīng)收到收購商9萬元訂金。”看著一個個二三十斤的冬瓜吊在竹架上,黃山笑得合不攏嘴。他跟海南日報記者算了一筆賬,“種了20多畝,畝產(chǎn)量為1萬多斤,除去6000元一畝的成本,純收入非??捎^。”
聊起脫貧前的生活,黃山直搖頭。“以前住的是40多平方米的瓦房,遇上臺風天,屋內(nèi)多處漏雨。”黃山說,以前家里主要靠種甘蔗和水稻維持生計,一年收入不過五六千元。2014年,父親生了一場重病,當?shù)卣畬⑺伊袨榻n立卡貧困戶。
黃山回憶,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,村干部和幫扶責任人給他送來了脫貧致富的“金點子”。“大安村灌溉水源好,你種黑皮冬瓜再合適不過了。”大安村黨支部書記陳義宏建議。
與家人商量后,黃山?jīng)Q定試一試。為了學習掌握種植技術,他每周準時收看脫貧致富電視夜校,遇到種植技術難題,就向農(nóng)技專家請教。通過學習積累,他逐漸掌握了黑皮冬瓜種植技術。2014年12月底,黃山種的12畝冬瓜賣了8萬多元。
“種冬瓜3個多月就能采收,我還得再干點別的,增加收入。”黃山介紹,農(nóng)閑時他會在附近打零工。2016年底,黃山一家摘掉了“貧帽”。脫貧后的黃山干勁更足了,今年9月他一口氣種了25畝冬瓜。